“韩国泡菜申遗成功,煎饼果子肉夹馍、重庆火锅热干面、生煎包子小混沌等集体不服!”网友的微博立即被网友疯转,并自发进行了一场中国美食接力赛。对此,有专家指出,“申遗”不是目的,而是要挖掘其文化内涵、传承保护。
武汉热干面冲击国家级“非遗”
武汉自古为重要的商埠,热干面是武汉人饮食首选,并在全国流传甚广。蔡林记热干面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永中介绍称,武汉夏天高温,跨时长,长期以来人们在面条中加入食用碱以防变质,这就是热干面的前身——切面。
20世纪初,食贩李包延续前人切面做法,将面煮熟沥水拌上香油等做成了风味独特的热干面。后蔡明伟继承了李包的技艺,并反复改良形成了一套特定的技艺流程,打造了“蔡林记热干面”,以其“爽而劲道、黄而油润、香而鲜美”著称。
“热干面最能代表武汉人性格和文化的兼容并蓄,细腻而粗犷,是荆楚民俗和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”王永中呼吁保护该项目。记者从我省非遗保护中心获悉,该项目日前已正式推荐参评第四批国家级“非遗”。
同时申报第四批国家级“非遗”的饮食类项目,还有重庆火锅。

“舌尖上的中国”无缘世界舞台
中国自古就有“民以食为天”的说法,饮食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中的地位不言而喻,一部热播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更是掀起了中国饮食文化热潮。
目前在我国国家级“非遗”保护名录中,与饮食相关的项目并不少见,腐乳、榨菜、龙须面、羊肉泡馍、全聚德烤鸭等都在其列,然而,在世界级“非遗”保护名录中,中国饮食却是一个空白。
其实,韩国泡菜并不是惟一成功“申遗”的国外饮食类项目,与其同一批成功“申遗”的有日本和食,早在2010年法国大餐就被列入世界“非遗”名录里,此后,地中海饮食、墨西哥传统饮食和土耳其小麦粥也相继成为世界“非遗”。
对此,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委姚伟钧认为,中国应该向韩国、日本、法国等学习,赶紧申报、抓紧申报。他呼吁政府要给予高度重视。
美食“申遗”要打文化牌
记者了解到,成功“申遗”的各国美食纷纷打起“文化牌”,如,韩国“腌制越冬泡菜文化”申遗理由是泡菜反映 了邻里间“分享”的精神,增强了人们之间的纽带感和归属感。日本以“和食料理营养均衡,体现了日本的四季分明、地理多样性以及日本人尊重自然的精神,对凝 聚整个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”为由申请。法国大餐被描述为“一种社会习俗,用于庆祝个人或团体生活中最重要的时刻”。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冯桂林称,文化就是 一种生活方式,一种生活的样态,中国饮食中包含的“阴阳五行”、“天人合一”等文化内涵,有待进一步挖掘、提炼。不要为‘申遗’而‘申遗’,而要更好地传 承、保护、完善我们的优良传统。